关于如何做好古建筑亮化的各种细节
古建筑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一个区域生命的缘起。做古建筑亮化是让历史披上现代的华丽衣裳,用灯光凸显出一个区域的气质。今天就带大家见见那些让人惊叹的夜晚灯光下的古建筑以及其设计理念。
其实夏夜是观赏古建筑的最佳时节,绚烂的灯光和稀疏的星光,屋檐下的清风和檐铃的清响,无不在让古建筑得到了升华。
建筑采用的照明,一定要依据建筑不同的结构分别设计,避免“大灯漫照”,从而掩盖古建筑结构的美感。因此在设计和欣赏灯光的时候,也要对古建筑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中国单体古建筑可分为三大部分:屋顶、屋身和台基。针对古建筑的每个部位逐一分析应当采用的照明设计手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古建筑屋顶一般由屋面瓦、屋脊、吻兽、檐头附件、翼角等结构组成,人们观赏的重点一般在前三项。
古建筑照明适宜选用显色性好的亮化灯具,光色以黄、白为主,谨慎采用RGB多彩光色和动感光效。这是因为在我们中国,很多古建筑本身就有颜色,如故宫标志性的红墙黄瓦,徽式建筑代表性的粉墙黛瓦等,这些都是古建筑自身的特点,因此只用显色性好的黄光或白光就够了,这两种颜色更简单、自然,如同沐浴在日光或月光中,能让古建筑多出一分大气和悠远。
屋身涵盖椽、梁、枋、柱、斗拱、雀替、窗格等。斗拱白天常处于檐下阴影处,而其玲珑细巧的多层次结构却是最体现中国古建筑匠心之处。
屋身采用上照和下照,需考虑灯具有无合适安装位置、墙身的材质和装饰特征、眩光控制手段等方面问题。下照方式优点在于既照亮墙面,又能为地面提供功能照明,但缺点在于光可能透过窗户进入室内。而上照方式优点在于照亮墙面时,对屋檐口也有照明,缺点是会对道路上的行人视线造成干扰,成为“光污染”的污染源。
台基又称为“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底座,用以承托建筑,并有防潮、防腐的作用。台基可按高度分为四类,第一种普通台基,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第二种台基由须弥座、金刚座组成,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在宫殿王府中,又有一种高大的“复合台基”,由几个须弥座或勾栏台基、普通台基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用于最高等级的建筑。
一般台阶注重它的功能照明,也有些高大台基需考虑其侧壁和阑干处的灯光表现。
一般来说,亮色的照明是发散性与外向性的,给人的感觉是宏伟高大,暗的照明则是收敛性与内向性的,给人的感觉则是神秘遥远。此外,古建筑的风格与使用功能的不同、人与古建筑的空间关系不同,也会导致古建筑夜景照明效果的定位不同。
总之古建筑存在于城市中,代表着城市历史,就需要跟现代城市环境协调,但要代表城市文化名片,就要适度地突出于周围环境,让人能一眼辨识。这就要求照明设计内敛之中带亮点,打造引人注目的夜景照明效果。